一、 活動主題和系列口號
(一)活動主題。
針對低凈值人群的需求,以“非接觸式”宣傳方式為主,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引導低凈值人群學習自身亟需的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支持政策,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守住“錢袋子”,助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二)系列口號
1.“夢想保本高收益,竹籃打水一場空”;
2.“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夜暴富是陷阱”;
3.“想要不被騙,記住6、8、10”;
4.“你貪人家的利息,騙子要你的本金”;
5.“信用卡不是搖錢樹,刷卡消費要適度”;
6.“莫讓校園貸‘貸’走你的青春”;
7.“不眼紅高額回報,不落入陷阱圈套”;
8.“理財非儲蓄,風險兼收益,莫信他人言,自己拿主意”;
9.“存款保險制度,您珍貴的存款有它守護”;
10.“存款保險保護存款”。
二、 活動內容
(一)普及低凈值人群所需的基礎金融知識。
引導低凈值人群合理利用金融支持政策。普及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相關政策,尤其是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幫助其了解信貸傾斜政策。
幫助低凈值人群安全使用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普及常見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知識,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征信、銀行卡安全、支付工具使用技巧等,引導金融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并盡量通過自助途徑辦理業務。
指導低凈值人群客觀認識存款保險制度。普及存款保險的基本概念、保障范圍、最高償付限額、償付情形、參保對象、保費交納主體、存款保險基金的管理等,引導金融消費者全面、客觀地認識存款保險制度的作用。
(二)鼓勵低凈值人群理性消費和科學理財。
倡導量入為出的理性消費觀。普及個人消費貸款辦理、信用卡消費等注意事項和逾期后果,引導金融消費者根據疫情期間自身“錢袋子”的狀況及預期,及時調整消費習慣,理性消費,愛護個人信用。
宣傳普及常用投資理財知識。建立金融消費者投資理財負面清單:非法機構、非法平臺推出的非法產品,不管收益多么誘人,都要堅決遠離,對于正規專業機構推出的常見投資理財產品,普及投資理財產品特點和風險分級,提示金融消費者要充分認識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產品,對于低凈值群體,尤其要注意控制投資風險,避免家庭財產損失,主要投資于存款、現金管理類產品等低風險產品,謹慎投資于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型基金等中風險產品,遠離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產品。
(三)提升低凈值人群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增強識別非法金融廣告的能力。普及常見非法金融廣告的表現形式和識別方法,同時,結合《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進一步規范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銀發【2019】316號),普及規范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具體要求,倡導社會監督。
強化風險責任意識教育。普及常見非法金融活動的表現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銀行卡盜刷、疫情相關的金融詐騙陷阱等,引導低凈值人群自覺遠離非法金融活動,避免盲目投資和沖動交易,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