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老年人已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傳銷、謠言、食品問題等各類違法犯罪的目標人群,不少老年人都遭遇過保健品詐騙、仿冒公檢法詐騙、網絡詐騙等。面對這種風險,中老年人認為自己甄別風險的能力一般,而他們的子女就更為擔憂。
普及金融基礎知識,提高全民金融安全意識,吉林信托在行動。
特別提示老年朋友,記住以下三點,筑起心中“防火墻”,爭做金融好網民。
一是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謊言,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克服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錢賺大錢”、“吃小虧占大便宜”或“不勞而獲”的念頭,看好自己的錢袋子,凡是有人讓你出錢的時候,一定要多一個心眼兒,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來、送出去。

二是不要輕易付錢。凡是要付錢的時候,特別注意對方口中“不要告訴任何人”的這句話,自己拿不定主意時,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過的鄰居和朋友,以及找社區或者銀行工作人員,向他們通報情況,征求意見,商量對策,需要報警時要堅決。尤其是如果需要銀行轉賬,要與家人商量,到銀行后要一定要征詢銀行工作人員意見,闡述轉賬用途,不要輕易匯款。

三是不熟電話要當心。對不熟悉的電話不要隨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對不熟悉的電話提供的服務要謹慎;尤其是電話里以公檢法名義提出的要處罰、要扣款、要詢問的基本信息予以拒絕。如果老人受到不明電話騷擾,要及時告訴家人,鄰里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幫忙處理,必要時及時報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