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英聚吉林,各抒己見話發展。為期兩天的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聯合主辦的長春國際金融高級別會議,于2010年9月2日-3日在長春松苑賓館召開。此次會議旨在推動綠色金融創新,支持經濟可持續增長,推動綠色金融與現有金融體系的銜接、互動與融合,促進達成綠色金融“松苑共識”。國內外著名金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省直各部門及市(州)相關負責人300多人齊聚一堂,以“綠色金融——發展方式轉變新動力”為主題,對綠色金融進行闡釋、探討、研究、倡議。
公司董事長高福波、副總經理張如石及部分業務部員工代表參加會議,董事長高福波在金融---推動經濟的綠色增長論壇上作為嘉賓對話成員,接受了獨立財經節目制作人李南的現場采訪。
李南:在企業和經濟轉型方面,對于金融機構以前放貸款,可能是優質客戶,但是當企業轉型受到擠壓以后,可能優質資產變成不良資產,信用風險可能加劇,我想請吉林信托的高董事長談談,貴公司是如何控制風險的?
高福波:綠色金融確實是一個很復雜的課題,當今社會對于節能減排、低碳循環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國家戰略。那么世界各國人民、各個國家也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在中國經濟發展的轉型初期,可能要舍棄一些環保影響經濟的,在利益調整和博弈過程當中,我們要舍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局部的、短期的利益和暫時的“增長”。但是當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我想大家應該重新回到我們的位置來考慮人類的生存環境,以及為我們子孫后代能留下什么。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金融,所以金融的導向作用很重要,那么在過去的中國經濟經過幾輪發展以后,金融企業在產業循環和發展當中投下了大量的資金,對于這些資金投入來說,當今我們金融業也面臨著在產業結構調整轉型以及環保等一系列矛盾,有的可能還會與金融發展產生一些沖突,金融機構確實需要回答對于歷史上投入的存量資金如何解決和調整,以及對所發生的沖突和矛盾如何轉軌變型的問題。這不僅是金融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更應是全社會從客觀金融層面著手解決的命題。
李南:你們怎么做的?
高福波:作為金融,首先對歷史投放的貸款,我們要進行一次認認真真的篩選。對傳統產業現在面臨兩個課題:一個是傳統產業怎樣來調整升級,這里也有國家政策的導向問題,像最近幾年我們國家通過各個渠道和各種調控機制,對節能減排做得比較好的企業給予必要的補貼支持。在這個時候金融界也要及時跟上來,對傳統產業的調整、轉型和升級,我們要加大力度進行扶持。第二是對新興產業,金融更應該加大扶持力度,特別要利用金融信托這種區別于傳統金融工具,即能融資,又能融物,可以介入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產業市場的靈活、多邊信用形式和信托基金功能,為新興產業發展搞好創新和服務。同時,還要有放水養魚的理念和思維,新興產業在投入初期并不是一帆風順,資金進去后可能會有一定風險,未來發展也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不能因為有風險就裹足不前。當然扶持新興產業更要把環保和綠色經濟考慮進來,我們要把握綠色環保通道,沒有拿到綠色通行證的,就是要實行一票否決加以限制,作為我們金融業確確實實應該跟國家大的政策相匹配,應當協調同步,這也是綠色金融的具體體現。
李南:按您說的就是從評價到風控機制都要轉變?
高福波:對。



|